Posted inBlog
Posted inBlog
从噪声到逻辑:量化思维的觉醒
当市场喧嚣被压缩为数据流,交易的胜率不再只凭直觉。在机器学习与强化学习的加持下,AI程式交易正把复杂的行情转化为可重复的策略流程,让交易从“猜”走向“证”。 为什么是现在:算力、数据与市场结构的合流 云端算力触手可及、交易所微结构数据更透明、手续费与延迟不断下降,这三股力量共同催化了策略的迭代速度。与过去只能借助少量指标不同,如今可以用更全面的数据视角——从盘口行为、新闻情绪到跨市场流动性——构建层层递进的决策树。 核心框架 数据与特征工程 原始价格序列只是起点。胜负常常取决于特征工程:波动分解、盘口失衡、事件驱动、资金微结构信号、跨周期状态切换。对抗过拟合的关键是简约性与稳健性:在可解释的前提下保留与收益相关的最小信息集。 模型与训练 从梯度提升树到时序深度网络,再到基于策略回报直接优化的强化学习,模型选择取决于你的数据粒度与执行成本。训练时应采用时间序列交叉验证、滚动窗口与样本外监控,建立“早停+漂移检测”的双保险。 交易执行与风控 策略好不代表能赚到钱,执行与风控是落地的生命线: 滑点与冲击成本建模:用市况分层估计真实成交代价 仓位与杠杆:波动预算与回撤阈值先于收益目标 断路与降级:异常行情时自动切换到低风险模板 从0到1的落地步骤 明确市场与频率:日内、隔夜或波段,避免一开始“全都要”…